在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,统战部于2014年11月1日、2日组织部分政协委员、民主党派代表到唐山市曹妃甸区调研,实地考察曹妃甸的发展情况。
在王建忠部长、赵学英副部长的带领下,调研组成员首先来到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,在讲解员的引领下观看了曹妃甸区区域位置模型、外部支撑系统模型、布局模型和核心区模型,听取了曹妃甸工业区基础设施情况的介绍。随后,调研组先后参观曹妃甸新区置业大厦、首钢京唐公司、曹妃甸实业港务公司(矿石码头)和曹妃甸石化产业基地,对曹妃甸新区的建设有了更多了解。
调研结束后,调研组成员纷纷表示:此次活动开阔了视野,积累了经验,要认真思考如何积极发挥自身力量,更好地为学校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。根据调地收集到的资料,调研组进行了充分地讨论和分析,形成此报告。
曹妃甸的开发建设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。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,曹妃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,同时,也面临新的挑战。曹妃甸规划的四大产业中只有大港口和大钢铁初具规模,大石化、大电力尚未成型,同时需要更多的制造业、科技产业、服务产业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。居民生活及相关服务配套设施、商业设施亟待完善。
曹妃甸拥有世界级天然优良港口,交通区位优越、资源禀赋良好、产业基础支撑雄厚。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,曹妃甸扩大和加深了与京津的合作,谋求合作共赢,积极对接京津的产业转移项目。曹妃甸正努力打造成北京的出海口、城市功能疏解的新空间、要素转移的新基地以及央企项目布局的首选地。但在京津产业转移对接中,曹妃甸相对比较被动,部分有意向的优质项目未能成功引进。
在环渤海地区,曹妃甸与天津相隔很近,曹妃甸跟天津的滨海新区是一种发展模式,都是依托港口建设一些适合大进大出的中大型项目,产业结构也都偏于重工业,两个地区形成了非常明显的竞争关系。由于产业结构比较简单,发展模式趋于雷同,曹妃甸亦与环渤海的其他开发区形成竞争关系。
现有产业的整合优势和规模效应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,部分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,未能形成预期的产业集群,影响着产业结构升级,制约着工业经济的整体效益的发挥。因此,需要科学规划,系统布局,加强产业集聚,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,提高产品附加值,打造高端产品。
根据调研收集到的资料,经过充分地讨论和分析,针对曹妃甸的发展现状,调研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:
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次很好的机遇。在国家战略的大框架下,曹妃甸需要加快与京津合作的步调。但在对接京津产业转移方面,曹妃甸应当自身做出调整,系统地制定一个综合的发展规划,合理布局、科学统筹,进行有选择地进行对接。有目标地选择一些优质项目,如,无污染的、附加值高的、促进主导产业发展、或与主导产业互补的项目。在产业转移对接中,要有针对性,依托但不依靠京津产业转移,不能盲目、被动地接收。
钢铁业是曹妃甸的优势主导产业之一。可以依托首钢,通过联合,把规模做大,提高钢铁工业的集中度。另外,鼓励拥有独特技术,产品、市场、效益均好的优质中小钢厂发展。积极开发、生产高附加值的高端钢铁产品,形成鲜明的特色,打造高端钢铁产业集群。
环渤海的开发区之间竞争激烈,是由于产业结构比较简单,发展模式趋于雷同。在同一产业中,也有不同细分行业的区别。曹妃甸可以研究产业中细分行业的区别和特点,走差异化道路,在功能定位、产业方向上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特色,有目的、有针对性地招商,也可以与周边开发区的产业形成互补,避免过度竞争。
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报中明确“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”。目前同处环渤海的天津、青岛均在申报自贸区。曹妃甸作为北方的大宗进口物资的集散中心,拥有天然海港的优势。虽然曹妃甸开放性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如天津、青岛,但曹妃甸申请自贸区也有自身的优势。如能成功申办自贸区,将极大提升曹妃甸的竞争力和地位,使曹妃甸真正成为国家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和战略重点。在申办过程中,曹妃甸也可以参照其他省份的办法,申办设立海关特别监管区,成为“准自贸区”。同时,曹妃甸要和环渤海的其他自由贸易区在功能上形成互补。
旅游业具有投资少、见效快、无污染、效益长久的特点,是名副其实的低碳产业、绿色产业。工业旅游是以工业企业及生产场地为载体,游客对工业景观、工艺流程、劳动场景等进行参观、学习和体验,以满足游客求知、猎奇等旅游需求的专项旅游活动。工业旅游不同于一般的观光旅游,游客通过旅游可以获知许多从未涉及的工业知识和信息。因此工业旅游能够对众多游客产生强烈的吸引力。
曹妃甸有大型泊位的天然海港,有众多的大型工业企业、大宗物流企业,形成了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。曹妃甸可以进行科学地规划,将曹妃甸打造成著名的“工业旅游胜地”。
(1)曹妃甸要明确工业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关系,对工业旅游资源统一进行规划,将其作为新的增长点,对工业景点进行循序渐进的开发,走可持续发展之路。引导工业企业在新建项目之初,引入“工业园区既是产业园区又是旅游园区”的理念,将工业功能与旅游功能同时考虑,统一规划建设,巧妙地引入旅游元素等相关内容。
(2)打造品牌项目和精品旅游线路。对曹妃甸的工业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,把一批工业旅游项目连接起来,形成融现代文明、特色工业于一体的“工业长廊”,推出合理的工业旅游线路和成熟的景点。
(3)将工业旅游开发为教育性功能产品。选择合适的工业企业开辟为中学生的科普教育基地、大学生的辅助教学基地或实习基地。这样不仅可以满足青年学生学习科学知识,开拓视野的愿望,而且可以保持稳定的客源,促进工业旅游的发展。
(4)加强设施建设,整合旅游资源。为了培育优质品牌,整合工业旅游资源,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:①完善工业企业的生产景观,增设相关的文化、娱乐设施,使整个环境更具吸引力,延长游客逗留和消费时间。②为了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,可以在厂区和车间内设置旅游专用通道。③完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。在政策上倾斜,加快构建连接各景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,配置公共交通资源,提升工业旅游综合竞争力。